中马关系:从古代到未来

前言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地处马来半岛南部、加里曼丹岛北部区域,与中国南海海域相邻,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岛国。当亚、澳两大陆与太平、印度两大洋的交汇之地,自古以来是东西方海上交通的要道。西南海岸的马六甲海峡,扼东西海上交通之咽喉。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友好往来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早在西汉武帝时,中国的使者就开辟了经马六甲海峡通往印度的海上通道,直至六朝隋唐,在这条蔚蓝的海途上,中国前往印度的求法僧与商人络绎不绝,其中著名的有法显、义净等。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外交往来,始于三国时期吴国孙权的通使,其后的公元5至7世纪,马来西亚古国的丹丹、狼牙修与中国外交往来频繁。唐代,随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广州经马六甲海峡通往西亚的“广州通海夷道”发展成为定期航线。两宋时期,马来半岛境内的真里富与马来亚的吉兰丹、蓬丰(彭亨)等都与中国有着海路贸易往来。明代是中马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要时期,马来西亚的满刺加王国与中国明朝政府关系极为密切,政治与贸易关系空前发展。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马来西亚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历史上成为东西方经济、商贸、文化、宗教等往来的重要交汇点,也是东、西方文化与土著文化的碰撞、融合之地。多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铸就了这一地区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传统。本次展览展出的200多件马来西亚附近水域出水的中外历代沉船遗物,以及富有“娘惹文化”特征的马来西亚传统器物,着重突显了中马两国从古至今的和平友好关系,真实再现了两国早期的贸易活动,揭示了中华文化与马来半岛土著文化的水乳交融,更是我们对新时期“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马两国合作外交美好前景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