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资讯 ->本馆亮点
回响:宁波文化志愿者传递“沉默的声音”
发布日期:2017-07-06信息来源:宁波博物馆作者:项聪颖字号:[ ]色调调节:

近日,宁波博物馆迎来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展览,它的名字就很特殊,《看见你的声音——精神障碍患者原生艺术作品展》。“声音”应该是被听见的,但这次,我们却通过展览去看,本展览所展出的110余幅画作,都是由来自宁波精神病院的精神障碍患者所创作的。这些患者,他们会说话,却无法用言语正常表达,他们有想法,却无法和我们进行顺畅的沟通。据统计,我国有超过一亿的精神障碍患者,但是我们却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现在,我们找到了另一种方式来对话和理解,那就是他们的画作。

本次展览由宁波市民政局和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由宁波博物馆与宁波市精神病院承办,展览挑选了50多位精神障碍患者在一年多来创作的各种画作,水彩、油画、水墨、蜡笔、不一而足。展览希望通过这些充满想象、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作品,来让观众触摸到精神障碍患者真实的心情,来关注和正面认识“精神障碍”这一疾病和受疾病困扰的人群。

甫一开展,就得到了观众们的强烈反响,很多观众表示,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心比想象的更加丰富,画作“非常有灵气”,让人“看到生命的色彩”。同时也表示,宁波博物馆关注特殊群体,为他们的作品举办展览,是“有温度”的博物馆。目前国内这类主题的展览确实比较少见,而本展览的“特殊”,不仅在于它的主题,也在于,它是一次志愿者参与度极高的展览,志愿者的参与,从两年前就已然开始了。


 




·由点到面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2015年,宁波市文化志愿者总队发起“关爱心灵·添翼筑梦” 原生艺术文化创意公益志愿项目。这个项目源自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研究员金皓的一次经历。她在两年前,第一次走进宁波精神病院,并接触到了医院当时成立的“星空画社”。在她原来的认知中,精神障碍患者是行为奇怪、无法交流、甚至让人有些害怕的群体,但是当她看到患者们所画出来的作品时,她那颗热爱艺术的心被触动了。她发现,患者们能够通过作品,表现他们的各种情绪,而他们画中的纯真和真诚,是很多艺术家都无法达到的。虽然在画画的患者们有的不声不响、有的喃喃自语,和外界没有任何沟通,但金皓,听到了患者们的“声音”。她在当时就决定,来教患者们画画。

她个人的志愿行为带动了身边的朋友们,并不断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就像声波蔓延一般,她在两年多时间里,带了艺术、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人来医院接触患者、欣赏画作,她的志愿团队中有教师、艺术家、摄影师、学生、设计师……到目前为止,“关爱心灵·添翼筑梦” 原生艺术文化创意公益志愿项目已经成为了一百余人的大型志愿者团队。金皓表示,做公益,不是简单的出钱出力,而是要“要运用你的智慧、智商来做、深层次的投入”,所以她希望团队中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有各领域拔尖的人才。

在本次展览的筹备中,我们也发现,志愿者的能力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发起、策展、布展、衍生品设计、画册设计制作等多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志愿者活跃的身影。


 



·原生艺术 在“不教而教”中走进特殊群体

    对于志愿者来说,如何通过画画来服务于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非常困难、同时也非常重要的课题。金皓本人就是个画家,同时她也教别人画画,她称自己是一个“怪招不断”的老师,这次,她将她的“怪招”用在了精神障碍患者的身上。

    在金皓参与志愿服务之前,宁波精神病院对患者的创作指导是十分常规的,给他们固定大小的画纸,让他们临摹各种著名画作,并教他们基础的绘画技巧。但金皓却提出了新的想法,这是基于她多年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因为她了解“原生艺术”这一艺术类别。

    原生艺术,是一种“源于自发的冲动,受到幻想、甚至精神混乱的驱使,远离常规的传统艺术”,它的主要创作群体是精神障碍患者。原生艺术自上世纪被引入精神康复领域,通过非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了精神障碍者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创作性,提升康复者及其家庭的自信心,更给予他们莫大的勇气,回归社会、获得社会认可。

    原生艺术给予创作者极大的自由,所以金皓改变医院的一贯做法,提供给病人巨大的、铺满整间房间的画纸,以及所有能够买到的画具,不去区分水彩、水粉、油画、水墨、蜡笔,不去设定绘画主题,所有的东西齐齐铺开,病人想怎么画、用什么东西画、画多大,都可以。金皓明白,“人在有情绪,想发泄的时候,他需要的是大的东西。”

    这种教法,金皓称之为“不教而教”,“不教”是指不妨碍患者的作画,而“教”,则体现在志愿者们背后所做的大量准备和努力。金皓花了大量时间,揣摩病人的喜好,最开始,她提供她所能想到的所有画派、画家的作品,将它们打印出来,挂满了活动室的墙壁,病人喜欢怎样的画,就会拿走那张画。“比如画原点的草间弥生,我看她就是个‘神经病’嘛结果大家都不喜欢她,都不拿她的画因为看到会觉得烦躁。”几百位病人的喜好都是不一样的,还会时不时换了“口味”,面对这些特别的“画家”,金皓都有一一对应的资料库,抓到喜好、就有了方向,就能够引导病人画他们喜欢的、觉得舒服的画。我们看到画,会惊叹画家的天才和敏锐而她,不想培养大师只想让他们在画中表达、宣泄、舒缓。


·向社会发声 让志愿服务落地

    在践行“不教而教”的志愿服务同时,志愿者们还积极地向更大的范围开拓,他们希望呼吁全社会来关注精神障碍群体,认识这种病症,并且能够用正面而正确的态度,面对患者,帮助患者,尊重患者。金皓常说,患者们是她的老师,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作,并且让人们“反过来学习到,人应该学会承受,学会面对世界给你的一切。”

    她尊重患者,对他们的作品也抱有极大的热忱和敬意。她和她的团队,开始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选取患者作品中的各种元素,进行设计,并通过各个平台,展现在大众面前。目前的设计开发团队由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组成,设计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产品包括了食品、丝绸、文化用品、艺术品、日化用品等几大类别并通过网站、微信、义卖点等各种渠道进行销售与推广。而文创产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又再次投入到志愿项目中,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创造更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本次,在宁波博物馆举办的画展,则是这个团队的全新尝试,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宁波博物馆这个公共文化平台,让这些“无声”的群体发出他们“美丽的声音”。而宁波博物馆,也进行了非常积极的协助。宁波博物馆的馆长王力军多次表示,“这个展览是非常有意义的”,宁波博物馆需要、并且能够承担起构筑大众与特殊群体交流渠道的职责。宁波博物馆一直以来,都秉承文化惠民的宗旨,文化是多姿多彩的,“惠民”更是多种渠道、多个维度的。多年来,宁波博物馆持续回应着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组织发起了各类公益服务项目。本展览社会更多地关注到“精神障碍患者”群体,希望观众们在了解作品魅力的同时,感受到精神障碍患者内心的情感与诉求,正确、正面地认识精神疾病,从而给予精神障碍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

    这是一次短暂的展览,但它的社会反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是特殊群体与公众的对话,更是宁波文化志愿精神的闪光,而志愿精神的回响,将声声不息,不断传递到更多人的心中。


(开幕式当天精神障碍患者现场作画)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