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资讯 ->本馆亮点
何要浮名 —齐白石艺术系列展开幕
发布日期:2016-09-28信息来源:宁波博物馆作者:许婧字号:[ ]色调调节:

2016年9月22日,齐白石艺术系列展“何要浮名—齐白石艺术世界”展览在宁波博物馆一楼临展厅隆重开展。此次展览由宁波博物馆、北京画院联合主办,从北京画院精选150幅齐白石作品,是近年来在宁波、在浙江、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唯一称得上“三最”—数量最多、价值最高、品类最广的齐白石作品展。展览持续至11月13日。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负盛名、影响力和创作力的国画大师,书法、篆刻家和诗人,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人民艺术家”,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金”获得者、“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的一生,视艺术为“寂寞之道”,他突破传统,“画前人所未画,发前人所未发”,从行“衰年变法”创“红花墨叶”,取“不似之似”为“百鸟传神”,到守“寂寞之道”终得“天然之趣”,他以自身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在中国千年绘画历史长河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体系,独创一格。他以赤子之心对自然、生命真情讴歌与礼赞,将世俗情趣融入文人情怀,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绘画的创作题材。他的艺术,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现当代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北京画院是收藏齐白石艺术作品数量最多的机构,艺术体系完整。宁波博物馆特邀北京画院共同策划,合力推出“何要浮名——齐白石的艺术世界”特展,展览以齐白石晚年印语“何要浮名”为主题,共分“星塘白屋不出公卿”、“要知天道酬勤”、“知己有恩”、“寂寞之道”、“ 三百石印富翁”五大板块,全面呈现齐白石的人生经历、性格情感与艺术发展脉络,还原齐白石艺术的形成轨迹与特色,探索齐白石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天然之趣”。

为了增强观众欣赏、研究齐白石艺术作品体验感,此次特展宁波博物馆特采用视频导览技术,增添“扫一扫”语音讲解导览功能。希冀通过此次特展,观众能重温经典、感悟新知,体味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与变革浪潮中的波澜壮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魅力。

 

相关作品链接:

上学图  镜心

纸本设色

纵34.5厘米    横25.0厘米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题款】上学图。白石山翁。

【钤印】老白(白文)

这是一幅极富生活情趣的作品,它将祖孙二人迥然的神态及二者之间的浓浓亲情很好地表达了出来。画面构图简洁,仅一老一少。老者身着宽松长袍,戴一黑帽,眉目间透露着一股安静祥和的神态。少者身穿红色长褂,手拿一书,左手因啜泣而拭泪,正是孩童既委屈又撒娇的模样。作者以看似随意的几笔勾勒出了人物的轮廓线条,再以墨、色加以晕染,老者略深的肤色和孩童粉白的脸颊互为映衬,而孩童红色的小褂,则让画面有了一种明艳、活泼的感觉。画面左侧题写:“上学图。白石山翁”,点明了作品的主题。这是件表现爷爷送孙儿上学时情景的作品。白石老人为何要画这样一幅作品?据《白石老人自述》记载,齐白石四岁时便跟随祖父识字,七岁那年,祖父已将自己所认识的字全都教给了小阿芝,再无可教,因无钱能供孙儿上学,只能频频叹气。齐母得知此事,便将积攒下的稻谷换了钱,在齐白石八岁那年,送他去公开的蒙馆读书。每天清早,祖父都会送齐白石去学堂,傍晚再接回家。三里地的路程虽说不远,却走的是黄泥路。每逢下雨便泥泞不堪,这时祖父总是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提着饭箩,看准了脚步,扶着小阿芝走。有时泥塘深了,就把孙儿背起,低着头一直往前走,累得气都喘不过来。这幅《上学图》不仅是齐白石对儿时上学念书的回忆,更是对祖孙情谊的深深追思。画面虽然没有布景,仅通过人物之间的动作与神态,却给人以前有学堂,后有人家的空间想象。




 

寻旧图  轴 

纸本设色 

纵 151.5厘米    横 42.0 厘米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题款】草庐三请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戊辰秋,徐君悲鸿为旧京艺术院长,欲聘余为教授,三过借山馆,余始应其请。徐君考试诸生,其画题曰:白皮松。考试毕,商余以定甲乙,余所论取,徐君从之。)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海上风清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徐君辞燕时,余问南归何处?答云:月缺在南京,月满在上海)。作画寄赠徐君悲鸿并题二绝句,犹有余兴,再作此幅,借山吟馆主者。

【钤印】木居士(白文) 白石翁(白文) 甑屋(朱文) 

《寻旧图》在齐白石人物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齐白石一生极少画自画像,而《寻旧图》就是其中之一。齐白石画这件作品并不是为了画他自己,而是对于友人徐悲鸿以及旧事的回忆。齐白石与徐悲鸿有约25年的友谊,可以说徐悲鸿是齐白石继陈师曾之后的知己,二人不仅在艺术上和而不同、相互切磋,而且在生活上也相互扶助。两位艺术家相识于徐悲鸿去北京赴职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期间,1928年,徐悲鸿三顾茅庐请齐白石任教于学院,《寻旧图》这件作品中的题跋就记述了这件事情的始末。

徐悲鸿虽然是从法国学习西画出身,但是他十分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他自己有丰富的齐白石作品收藏,而且还推荐自己的朋友来收藏齐白石的作品。徐悲鸿曾经将齐白石的作品带到欧洲、南洋等地巡展,而且还为齐白石出版画集。在《白石画集》题跋中齐白石写道:“从来画山水者,惟大涤子能变。吾亦变。时人不加称许,正与大涤子同。独悲鸿心折,此册乃悲鸿为办印,故山水特多。安得悲鸿化身万亿,吾之山水画传矣。普天下人不独只知石涛也。”齐白石和徐悲鸿还曾经合作过作品,如此深切的艺术交流是两人友谊的基础。在生活上徐悲鸿十分关心齐白石。新中国成立以后,齐白石所在的中央美院在华大三部并入后人事变动较大,有人提出了停聘教课较少的教员,这其中就包含了齐白石。而徐悲鸿以齐白石每月交作品的变通方式,坚持聘请齐白石并且保证他的薪水。

齐白石与徐悲鸿两人的忘年交是中国艺坛上的一段佳话,怪不得在徐悲鸿南下以后,齐白石思念徐悲鸿日切,并画下此作,一句“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道尽齐白石对徐悲鸿的想念。



 

小 虾  镜芯

纸本墨笔 

纵 26.0 厘米    横 26.0厘米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题款】此小虾乃予老眼写生。当不卖钱。 

在北京画院所收藏的数十件齐白石画“虾”的作品中,这幅纵横皆只有26厘米的小画儿,的确是个特例。称其特别,理由有二:其一,这幅《小虾》应是齐白石的一幅写生作品,以工笔方式一丝不苟地描摹对象而成,其状可比“工笔草虫”诸作那份“尽精微”的状态。从用笔的谨小慎微以及虾的形象与齐白石成熟期那些“胆敢独造”的虾相比较,无论笔法还是形象,可谓大相径庭。倒是和北京画院所藏的齐白石老师胡沁园的一幅“戏笔”之虾从状貌上有些相似。因此,应视为齐白石画虾存世作品中的特例。其二,此作右侧用一张纸题写“此小虾乃予老眼写生,当不卖钱”与画作装裱在一处,又可引发两个问题。首先,两张纸颜色不同,画作的纸深一些,题字的纸浅一些,恐怕是后题而装裱在一处的,可见齐白石对此幅先前画的小虾的重视。其次,“此小虾乃予老眼写生,当不卖钱”的题跋,明明白白表达了白石老人的心意。核心是“老眼写生,当不卖钱”,因画之不易,不能用之换钱。齐白石虽是一位以卖画为生的人,如今也流传了甚多齐白石门、爱钱的故事,但齐白石自有他对于钱的思量。他的大方与谨慎自是与凡人不同,比如他的弟子生小孩儿,老人送钱、送画,他的学生李可染亦有这样的回忆:“他有两盒最好的印泥,是北京一个最好最有经验的印泥专家做的。用的是最好的朱砂,费用是一两金子一两。先生拿了六两金子,做了六两印泥,分成两盒,一盒三两,从没用过。有一天晚上我去了,他要送我一盒。一般说来,三两印泥可以用一辈子。他说:‘我死以后,你用那印泥,就想起老师送给你的这个纪念品。’”可见齐白石对于情感与金钱独有的态度。所以,齐白石虽爱钱,但爱得直白、干净,有情有义。




 

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朱文) 青田

高 9.0厘米   印面 5.1 cm×5.1厘米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年登耄耋,身体健康,不肯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坐享其成的安逸生活,仍然自食其力,且不断进行艺术创新的探索,表明了其健康的身心状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此印九字,分三行,每行各三字布局,其章法特点:每字均以横平竖直为主线,适量穿插一二斜线以变其趣,能留空白之字则尽量束上疏下,以通其气,如“年”、“不”、“神”三字下部;其斜线多有伸展之态或穿出字外与他字笔画相接触,如“身”、“健”、“作”等字中斜笔,增强了笔画灵动感及彼此间的呼应,激活了全印。为了气势舒展的需要,或构图上的应变,将“身”字作反文处理,增强了字与章法向外扩张之势。印左边竖画排列多,故印边适当残断以让其主笔;其余边略厚特别是右边更厚,以增强全印气局的团聚力,全印空灵而不散。齐白石在自己的篆刻成熟期说过:“做摹蚀削可愁人,与世相违我辈能。快剑断蛟成死物,昆刀截玉露泥痕。”(《题某生印存》)“余刊印由秦权汉玺入手,苦心三十余年,欲自成流派,愿脱略秦汉,或能名家。”(《齐白石手批师生印集》) 这些都是齐白石在篆刻艺术达到高峰时期,经过反复实践、锤炼后总结出的体会与艺术主张。在实践中齐白石也同样力求变化和形式多样,达到“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大胆出机杼,一任自然的自由境界。白石老人篆刻之纯正、痛快和澄明,正是见于他心性的纯真与澄明。在齐派篆刻从者如云的今天,真正深入了解齐白石篆刻艺术真谛,恐怕仍然是“知者稍稀”的。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